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鄄城天气_鄄城天气天气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谁能告诉我:孙膑,孙武,孙策的有关资料?拜托了!2.三国演义的好词(四字词语)好句3.历史小故事4.包公案佳句佳词5.秦氏的由来6.含有嘉卉的诗句 含有含有拟人的诗句7.蝉是怎么来的..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为什么会叫1、青岛糖球会:青岛糖球会在青岛海云庵举办,举办时间基本上从正月十六左右开始,历时1周。主要举办地点海云庵和海韵广场、嘉禾路街心花园为中心辐射的周边道路。海云庵在青岛市北区,又称

1.谁能告诉我:孙膑,孙武,孙策的有关资料?拜托了!

2.三国演义的好词(四字词语)好句

3.历史小故事

4.包公案佳句佳词

5.秦氏的由来

6.含有嘉卉的诗句 含有含有拟人的诗句

7.蝉是怎么来的..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为什么会叫

鄄城天气_鄄城天气天气

1、青岛糖球会:

青岛糖球会在青岛海云庵举办,举办时间基本上从正月十六左右开始,历时1周。主要举办地点海云庵和海韵广场、嘉禾路街心花园为中心辐射的周边道路。

海云庵在青岛市北区,又称“大士庵”,始建于明朝末年,正殿祀观音大士,俗称“老母庙”,青岛建市后,庙前街道就叫海运街,曾是四方一处的商业中心。

四方一带有工人也有渔民,海云庵供奉的神很多,观音以外还有关公、龙王、比干、鲁班、太上老君等。旧时香火旺盛,往拜者多为渔民,因此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个大潮日为庙会正日。

每逢庙会,香火更盛,同时庙前庙后多有唱戏、跑驴、踩高跷、跑旱船等活动,饮食、玩具摊贩也纷纷聚来,其中卖糖球(北京称为“糖葫芦”)的尤为众多,用山楂、软枣、山药、桔宁等制成的糖球,纷纷上市,叫卖竞争,各呈特色。年久之后,群众便称海云庵庙会为糖球会。

2、潍坊风筝节:

潍坊风筝节(会)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大型地方节会。从年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三十三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经济繁荣。

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潍坊国际风筝节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

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

3、田横祭海节:

田横祭海节主要是渔民过的节日,发源于山东省田横镇周戈庄村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具有500多年历史。

经当地政府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这个古老的节日已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庆品牌,更是现代人心驰神往的狂欢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及中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慕名前来。

祭海前一天,渔民们将海边的龙王庙打扫一新,悬挂大红灯笼,摆香炉、祭案,贴对联,披红挂彩。同时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扎松柏龙门,在其上悬挂匾额,挂满彩灯,张贴大红对联。

各船船主忙着将彩旗猎猎的渔船开到村前海湾,船头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将渔具和网具摆放整齐,然后下锚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举行祭海仪式。

祭海仪式当天,渔民们以船为单位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开始摆供。一束束用竹竿绑扎成的几米高的“站缨”迎风而立,一张张供桌上摆满了面塑圣虫、寿桃、鱼、各类糖果、点心等,桌前的红漆矮桌上,一头头黑毛公猪昂首向前,一只只大红公鸡精神抖擞。

渔民们将要焚烧的黄裱纸整理好,摆好香炉,将上千挂红彤彤的鞭炮升上高空。

4、泰安东岳会庙会:

泰岳庙会始于唐末,兴于宋,鼎盛于明清,经久不衰,集宗教、民俗、民间艺术和商贸活动于一体的中国民俗文化盛会。

泰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佛道并存的神山。泰山脚下的岱庙,供奉着泰山神--东岳大帝。

传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泰山神生日,历代帝王多于这天在岱庙举行封禅大典。帝王的庆典活动、佛道的宗教活动以及民众的朝山进香活动,在岱庙一带形成了以贸易活动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东岳庙会。

民国年间,每年庙会期,善男信女远道而来朝山进香者不绝于途,山中居民多出售香蜡纸锞,生意最盛。沿途乞丐甚多。

建国后,庙会转化为物资交流大会,“文化大革命”中中断。

1986年泰安市恢复了泰山庙会,地点改在泰山环山路上,以红门、王母池为中心。新的庙会保留了传统庙会的一些内容,又充实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特色,集游、玩、吃、乐、经济贸易于一体,规模和影响在逐年扩大。

5、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是山东省菏泽市一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是由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每届花会都举办大批的经贸文化活动。

自1992年起每年4月中旬举行,为期20天,至2017年4月15日已成功举办二十六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部委的***到菏泽视察。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为中国著名牡丹旅游节庆之一,近年来,曾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通过举办牡丹花会,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泽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菏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2年3月菏泽正式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花会的宗旨是“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充分体现菏泽“牡丹之乡”的特点。

百度百科-青岛糖球会

百度百科-潍坊风筝节

百度百科-田横祭海节

百度百科-泰安东岳会庙会

百度百科-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谁能告诉我:孙膑,孙武,孙策的有关资料?拜托了!

1、越灭吴之战

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越军在笠泽之战中击败吴军后,随即进攻吴都吴城,未克。周元王元年,越王勾践率军大举攻吴。吴国经多年战争,士民穷困疲惫,青壮年大多阵亡,无力抵御越军,一战败北。越军采用围困战法,包围吴城,长达三年之久。吴军终于势穷力竭,“士卒分散,城门不守”。三年,越军乘势攻破吴城。吴王夫差率残部逃往姑苏山(吴城西南)。越军追至,又将其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求和,未允,被迫自刭而死。吴国遂亡。

2、马陵之战

战前,关于齐代魏救韩国中意见很多,孙膑则主张:韩魏两国皆十分疲惫时出兵是最好的时机。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率军直捣魏都城大渠梁分散了魏的兵力,携助了韩国又利用敌人的错觉,故意在齐军中制造混乱,诱敌深入。

将庞涓率领的军队引至地势险要的马陵(今临沂郯城),魏军被早已埋伏于此的齐军打的溃不成军,伤亡惨重,庞涓于是役中自刎而死。齐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马陵之战不仅救了韩国打败了魏国,而且孙膑的作战方针一直为后人称道。

3、邯郸之战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大军围攻赵国,赵国危在旦夕,派信使来魏国求援,魏国便派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后,开始威胁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晋鄙停止前进。信陵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几次促请魏王坚持出兵救赵,魏王就是按兵不动。信陵君不愿坐以待毙,就自己筹集了车马,带着门客们前去援赵。

经过城门的时候,侯嬴把他止住,面授机宜:公子切勿鲁莽行事,我有妙计一策。信陵君依计而行,从魏王的宠姬如姬那里窃来了虎符,把朱亥带着到晋鄙那里夺取兵权,朱亥当场把不听调遣的晋鄙一铁锤锤死。于是信陵君顺利夺取了兵权,指挥大军前往救赵,终于击退了秦军,保全了赵国。

4、晋楚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

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陈、蔡军队。

5、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六月,袁绍精兵10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昌试图依靠军力优势,打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双方各有胜负于官渡对峙,同年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成功。袁绍军溃败,从此逐渐退出争霸舞台。

三国演义的好词(四字词语)好句

孙膑,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

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庞涓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儿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音hándān,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当了大将,会给人笑活。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要放弃邯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做去。庞涓的军队已经攻下邯郸,忽然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刚退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齐国兵马。两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进魏国了。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瓤上面写的是:“宠涓死于此树下。”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打这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孙武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 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避隐吴国著兵法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困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

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 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乐,不也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好了13篇兵法。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第一《计篇》,论述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时行谋划的问题,并论述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孙武认为,在开战之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条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较,认真地时行谋划,以便制订正确的作战计划。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有五项,就是“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对这些条件比较清楚了,就可以判断战争的胜负。在战争时行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利害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来时行研究和谋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孙武认为,谋划周密就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难于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是肯定要失败的。

第二《作战篇》,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货枯竭,别的诸侯国会乘机进行进攻。从速胜的思想出发,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而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主张用财货厚赏士兵,主张优待俘虏,主张用缴获来补充壮大自己。他认为这样做,才能迅速战胜敌人。

篇三《谋攻篇》,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在和敌人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即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拚硬打。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第四《形篇》,论述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在力量的对比上使自己处于绝对优势,造成一种迅猛不可抵挡之势。除此之外,还要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有利时机,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战胜敌人。孙武认为,要在作战中取胜,必须善于对待攻和守的问题。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余就进攻。防守时要十分严密地隐蔽自己,进攻时要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第五《势篇》,论述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

势是什么呢?孙子说,这种势就像可以漂起石头的激流,就像一触即发的拉满的,就像圆石从千仞高山上滚下,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用这种力量打击敌人,就能够以一当十,所向无敌。

怎样造成这种势呢?首先,要给自己创造条件,使本身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其次,要“择人而任势”。选择熟知军事、知人善任的将帅,指挥士兵作战灵活自如,并且善于用假象迷惑敌人,用小利调动敌人,引诱敌人陷入圈套,然后用伏兵狠狠地打击敌人。

第六《虚实篇》,论述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

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第一,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

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第七《军争篇》,论述如何争夺制胜的有利条件,使自己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问题。孙武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各诸侯国的政治动向,必须熟悉地形,必须使用向导,做到情况明。其次,必须行动统一,步调一致,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第三,要求指挥正确,机动灵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第八《九变篇》,论述将帅指挥作战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置问题,不要机械死板而招致失败,并对将帅提出了要求。

孙武强调,将帅处置问题时必须做到:首先,考虑问题要兼顾有利和有害两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要想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要想到有利的因素。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斗争目标,采取不同的斗争手段。第三,要立足在充分准备、使敌人不可攻破的基础上,不能存侥幸心理。第四,要克服偏激的性情,全面、慎重、冷静地考虑问题。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些,方能“得地之利”、得人之用”。孙武认为,将帅要从实际出发处置问题才能战胜敌人,所以对于国君的违背实际的命令可以不执行,因此,他大胆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名言。

第九《行军篇》,论述行军作战中怎样安置军队和判断敌情问题,还论述了军队在山地、江河、盐碱沼泽地、平原等四种地形上的不同处置办法,还论述了军队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特殊地形的处置办法。孙武还提出了31种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把看到、听到和侦察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掌握真实的敌情,才能制订出正确的作战方案,才能获得胜利。孙武在本篇中还提出了“令之以文,齐这以武”的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即要用道义来教育士兵,用法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一定能取得胜利。

第十《地形篇》,论述用兵作战怎样利用地形的问题,着重论述深入敌国作战的好处。孙武分析了九种战地的特点和士兵处在这些地区的心理状态,相应地提出了在这些地区用兵的不同措施,认为深入敌国,等于把士兵投置在危地、陷入死地,他们会迫不得巳拚死作战,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而且,深入敌国,还可就地补充军粮 ,还可因离家太远而不会逃散,服从指挥,一心一意作战,夺得战争胜利。

第十二《火攻篇》,论述在战争中使用火攻的办法、条件和原则等问题。

孙武认为,火攻有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即焚烧敌军的营寨、积聚、辎重、府库和运输设施这五种。着眼点在于摧毁敌人的人力、物力和运输线。这五种火攻方法必须变化运用,我军可以掌握,敌军也可以掌握,应该注意防备。

之攻必须具备条件。除了发火的器材必须平时有准备之外,纵火时还要选择天时,要在天气干燥和刮风的日子放火。实施火攻也必须和士兵的进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发挥火攻的作用,达到夺取胜利的目的。

第十三《间篇》,论述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方法。孙武十分重视间谍的作用,认为它是作战取胜的一个关键,军队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而采取行动。孙武把间谍分为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所谓因间,就是利用敌国乡里的普通人为间谍 。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国的官吏为间谍 。所谓反间,就是利用敌方的间谍来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就是故意对外散布虚假的情况,让我方间谍知道,然后传给敌方。所谓生间,就是派往敌方侦察敌情以后能亲自回来报告的间谍。这五种间谍,前三种是利用敌方人员,后两种是我方潜入敌人内部的。这五种间谍都使用起来,情报的来源就十分广泛,打起仗来使敌人茫茫然不知怎样应付,确实是神妙莫测。从反间得来的情报最重要。因此,要特别重视反间,对待反间的待遇应该特别优厚。

孙武的兵法13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用性强。为了使吴王能够任用他,他在兵法开头就说:“吴王听我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就留在这儿,如不听我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也就要再到别的国家去。”为了使吴王读兵法感到亲切,他在兵法中经常运用当时吴、越两国冲突的战例,有针对性地阐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希望辅佐吴王统一王朝。

试兵任将 西征南伐

阖闾即位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工作巳经基本就绪。伍子胥向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方能取胜。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方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介农夫不会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将兵法一篇一篇看罢,啧啧称好,但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兵法头头是道,是否真适合于战争的实用呢?孙武能写兵法,又怎样才能证明他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呢?吴王便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巳经逐篇拜读,实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浅,但不知实行起来如何,可否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 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先生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随君王的 意愿,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吴王想给孙武出个难题,便要求用宫女来演练。

于是,吴王下令将宫中美女180 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 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分派巳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他问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然而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巳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阍军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

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

年,阖闾、伍了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阖闾头脑发热,想要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天下的一支劲旅,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巳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不如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班师。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说孙武共同商订了一套扰楚 、疲楚的计策,即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当吴国的第一支部队袭击楚境的时候,楚国见来势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击。待楚军出动,吴军便往回撤。而楚军返回驻地时,吴国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时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巳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和伍子胥、孙武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的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

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旧历11月28日攻入楚国的国都郢,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然而,这时越国乘吴军伐楚之机进攻吴国,秦国又出兵帮助楚国对付吴军,这样,阖闾不得不引兵返吴。此后,吴又继续伐楚,楚为免亡国,将国都由郢迁到都(今湖北宜城县东南)。

孙武在帮助阖闾西破强楚的同时,计划征服越国。公元前496年,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年轻稚弱,越国国内不大稳定,认为机不

可失,时不再来,便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仓猝出兵,想要击败越国。不料,勾践整顿队伍,主动迎战,两军相遇于吴越边境的 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勾践施展巧计,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阵,排成三行,把剑放在脖子上,一个个陈述表演后,自刭于阵前。吴国士兵不知那是一个个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军乘机发动冲锋,吴军仓皇败退,阖闾也伤重身亡。

阖闾去世后,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只见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杀声震天,越军惊恐万状,军心动摇,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甲士跑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孙武虽没有直接参加攻齐取胜、与晋争霸两事,但在此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对夫差建立霸业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贡献。

悄然归隐留《孙子》 思想影响2500年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纳忠言。伍子胥认为:勾践被迫求和,一定还会想办法到以后报复,故必须彻底灭掉越国,绝不能姑息奸,留下后患。但夫差听了奸臣的挑拨,不仅不理睬伍子胥的苦谏,反而制造借口,逼其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给安葬。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对伍子胥惨死的一幕十分寒心,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事情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践屈辱求和后,卧薪尝胆,立志报复,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富足,越军精悍。公元前482 年,越军乘吴军主力聚集黄池与中原诸侯盟会、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发兵袭击吴国,攻入吴国国都,吴国遭此动难,便一蹶不振,由盛转衰,延至公元前473 年,正式被越国灭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孙武所梦想的由吴王统一华夏,也就成为泡影 。

孙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论兵、论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著名。这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以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这就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表明孙武掌握了生动活泼的辩证法。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

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

历史小故事

一、好词

1、望梅止渴

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单刀赴会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译文:我看吴国的大臣像小孩子,单刀赴会不敢平欺骗。

二、好句

1、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2、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3、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4、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写作主体显然没有历史和文学的区分意识,所以,小说文本没有呈现历史与文学的差异性理念,所有历史和文学的故事元素和话语表达都是被混淆界线与纠缠不清的。正是导源于先天性质的美学观念的局限。

小说被涂抹成为既不是历史又不符合文学一般规定性的一个混合性文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历史和文学的同一性关联在哲学意义上,它们都应该和必然地表现历史的客观规律及其偶然性结构,换言之,历史和文学都必然共同地隐含着历史理性和辩证逻辑。

包公案佳句佳词

找了些一般人可能不大知道但的确很经典的

墨子破云梯

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鲁班的。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所以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叫做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扬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

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墨子。

墨子,名翟(音dí),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他要他的门徒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违背他的主张。

墨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这回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

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

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公输般呆住了,但是心里还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厘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样,一场战争就被墨子阻止了。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10日期限,为什么9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了20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

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伍子胥过昭关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ù)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末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秦氏的由来

1.好词好句的出典

凌波微步 解释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解 释: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出 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水之畔,甄女微舞。

以上皆出自《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因魏明帝曹睿将《感鄄赋》改名为《洛神赋》,世人多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明帝曹睿之母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庄王有梦,神女回眸。出自《高唐赋》。战国时,巫山神女暗慕楚襄王,私下凡尘相会,

襄王一见之下, 惊为天人,欲效连理,唯仙凡阻隔,未能如愿。襄王返宫后对神女仍念念不忘, 巫山神女为解襄王一片痴心,在梦中与襄王结合后,赠玉佩而别。 襄王其后踏遍巫山,再访佳人,神女再现法相解说前缘已了,勉楚王收拾情心,专心社稷,遂辞别返天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处一:《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此处描写恋爱心理。

出处二:曹操《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现在的统一观点认为该处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何以解悠,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

随便你,决定权在你手里。

2.佳词佳句

你去看增广贤文吧。

全是佳词佳句。给你摘两句你看看。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似亲,非亲却似亲。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3.好词好句的出典

好词好句的出典!

洛水之畔,甄女微舞。凌波微步,翩若矜鸿,婉如游龙。庄王有梦,神女回眸。

轻轻子衿,悠悠我心。何以解悠,唯有杜康。

最佳答案:

凌波微步 解释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解 释: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出 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水之畔,甄女微舞。

以上皆出自《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因魏明帝曹睿将《感鄄赋》改名为《洛神赋》,世人多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明帝曹睿之母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庄王有梦,神女回眸。出自《高唐赋》。战国时,巫山神女暗慕楚襄王,私下凡尘相会,

襄王一见之下, 惊为天人,欲效连理,唯仙凡阻隔,未能如愿。襄王返宫后对神女仍念念不忘, 巫山神女为解襄王一片痴心,在梦中与襄王结合后,赠玉佩而别。 襄王其后踏遍巫山,再访佳人,神女再现法相解说前缘已了,勉楚王收拾情心,专心社稷,遂辞别返天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处一:《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此处描写恋爱心理。出处二:曹操《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现在的统一观点认为该处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何以解悠,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

4.鲁迅杂文集好词好句

诗句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无题) 6.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7.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 言论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血。(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 5.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 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7.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0.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2.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31.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 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4.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 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 走上人生的路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50.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51. 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52.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

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53.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秋夜》) 54.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

“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55.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华盖集》中《这个与那个》的第三部分《最先。

5.苦儿流浪记好词好句

好词:

雍容华贵 (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无比感激 羸弱(瘦弱) 胸有成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雇佣(用货币购买劳动力)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好句:1、一会儿,走廊的饭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食品,有新鲜的水果和果汁,还有热疼的面包和肉馒头等等。

2、他开始背了,可是他不是念错了,就是东漏一句,西漏一句,而且支支吾吾,断断续续的。------描写书读的不熟练

3、以前师父教我念书的时候,就告诉我做任何事都要用心专一,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是任何事都做不成的。读书也是这样的。记住了吗?用心专一。念书时要心无杂念,不能开小差,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到课本上去。

4、冷风就越刮越凶猛了,在天空中“呼呼”作响,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般。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天空就飘起如灰一般的细雪来了。再过一会儿,细雪就渐渐的变成了雪片,霎时间,四周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描写冬天天气的变化

5、这是一个长相奇特的小孩,脑袋如萝卜一般大,而身子却像柴火棒一般瘦小,只是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显得十分可爱。----人物外貌描写

6.鸟奴的好句摘抄

中经路北京花园

问:词“韵”归何处? 答: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 >>根鸟好词好句好段 问:初中作文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好词,好句,好段都要有急呀呀呀。 答:初中作文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好词,好句,好段都要有急呀呀呀啊呀~景:春天的小河春天来临,小河两岸的野花、小草、杨柳,在小河的轻抚中,柔弄着黄眉绿眼,舒展着轻软的胳膊。当晨雾 >>根鸟好句好段

7.《苦儿流浪记》 中的好词好句

书摘: 我象从高处掉了下来,一跤跌进了万丈深渊。

尽管我起初否定了马西亚的假设,然而在一个人独自伤心地寻思着这一切的时候,我也开始对自己说:如果我真的是这个家庭的孩子,他们给予我的应当是另外一种感情,而不该是现在的这种冷漠的、甚至是敌视的态度。我没有做什么错事,他们不应该对我这样无情。

马西亚看到我整天愁眉苦脸,便猜透了我的心事,他常常装作自言自语的样子,对我说; “我很好奇,真想早点看到巴伯兰妈妈的回信。” 为了取这封“留局待领”的回信,我们改变了每天的路线,不再经西史密斯运动场去霍尔本,而是直接朝着邮政总局走去。

也不知扑了多少次空,我们最后终于收到了这封期待已久的复信。 邮政总局决不是读信的好地方。

我们走进了附近的一条小街,在这条小街中间有一条小夹道,我们走进这条小夹道后便停了下来。我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了一会儿,然后打开了巴伯兰妈妈的回信,这封信自然是由夏凡侬的本堂神父代写的。

我亲爱的小雷米: 我对你信中告诉我的那些情况,感到惊骇和愤慨。因为按照我那可怜的巴伯兰在勃勒得依街把你捡回来以后所经常说的那些话来看;从我和那个找你的人交谈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你的父母的财产状况是富裕的,甚至是极其富裕的。

我的这种想法可以从巴伯兰把你带到夏凡侬时你穿戴的样式上得到确证;因为你当时身上穿的是只有富家婴孩才穿得起的婴儿衣服。你要我向你描述当时裹着你的襁褓的样子,这对我是很容易做到的;考虑到当人家来向我讨还孩子的时候,这些婴儿穿的衣服对辨认是有用处的;我又始终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因此,我把它们一直很好地保存到现在。

首先应当说的是,你没有什么襁褓。我过去曾经对你提到过襁褓,那是习惯上的说法,因为按照我们本地的习惯,婴儿总是包在襁褓里的;但是,你当时并不是用襁褓包着的,你穿的是衣服,你并没有襁褓。

那时穿在你身上的几件衣服是:一只花边软帽,由于它太精致、太漂亮,因而一眼看去就能知道这是件不同寻常的东西;你身上穿的是件在领子和袖口上都镶着花边的细布内衣;此外,还有法兰绒尿布,白羊毛小袜子,用白毛线结的、带着小丝带的小鞋子,一件白色法兰绒小长袍和一件带着风帽的白色开司米小大衣;风帽的衬里是绸的,外面绣了漂亮的花。 你被抱回到我家里来的时候所用的那块布的尿布,并不是你原来的尿布,那是因为你原来的那块叫你尿湿了,有人在警察局长那里给你换上了一块布的;原来的那块法兰绒尿布现在我也保存着。

最后还得补充一句:这些东西都没有标记,法兰绒尿布和内衣上原来大概都是绣着标志的;按照通常的习惯,标志是绣在衣角上的,但是人们发现在你的内衣上和尿布上,都有一只角被剪掉了,这说明有人耍尽了手腕,想使调查无法进行。 我亲爱的雷米,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一切,如果什么时候你需要这些东西,你只要写信告诉我,我给你寄去。

我亲爱的孩子,不要因为不能再送给我那些你答应过要送的礼物而难过。在我看来,那头用你省下来的面包钱为我买下的奶牛,已经抵得上世界上所有的最美好的礼物。

我很高兴地告诉你,奶牛总是那么健壮,产奶量一点也不减。全靠了这头奶牛,我现在生活得很自在。

每每看到它,我就想起你,也想起你的小同伴马西亚。 给我写信吧,我将高兴地听到你的消息,我希望都是些好消息。

象你这样一个温顺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到了家里反而感觉不到幸福呢?这个家里的人不就是你的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吗?他们为什么不象你应该得到的那样来疼爱你呢? 再见吧,我亲爱的孩子,我热情地亲吻你。 你的乳母巴伯兰寡妇 信的结尾使我很伤心。

可怜的巴伯兰妈妈!她始终待我这么好!她疼爱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当象她一样疼爱我! “真是位好大妈,”马西亚说,“她没有忘记我,不过,即使她把我忘了,我也会感谢她写来了这么详细的口信。德里斯科尔老板把你当时被偷走时穿的衣服一件一件讲出来的时候,他是不应该说错的。”

“说不定他忘记了。” “别那么说。

既然只有衣服才是找到孩子的标记,那怎么可能记不起孩子失踪时穿的衣服呢?” “在我父亲回答之前,你最好不要作什么假设。” “我没有作假设,是你说他可能忘记了。”

“好吧,等着瞧吧!” 向我父亲询问我被人从他家里偷走时穿的是什么衣服,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假若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天真地向他提出这个问题,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因为对他有怀疑的用意,所以我变得胆怯和犹豫不决了。

有一天,因为下了一场冰冷的雨,我们比平日回来得早些,于是我鼓足勇气,在同我父亲的谈话中,提出了这个使我忧虑、苦恼的问题。 我还刚开个头,才只说了一两句话,父亲的眼睛便把我死死地盯住了。

他肯定是想从我的眼睛里搜寻出一些东西来。平时只要我偶尔在谈话中刺痛了他,他也总是用这样的目光盯着我看的。

然而这一回,我顶住了他的目光,比我希望在这一时刻所应有的表现还要坚毅得多、沉着得多。 我相信父亲已经被我激怒了,他决不会让这件事情善罢甘休的,所以我不安地瞧了一眼马西亚,他。

含有嘉卉的诗句 含有含有拟人的诗句

源流一:

秦出自嬴姓。秦氏是少昊金天氏的直系后裔,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

《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但《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又有少昊的裔孙伯益,其后非子的封地于秦,有以国名为氏者。

秦始建国于雍(今陕西凤翔),其后,国都多次迁徙,先后迁脚邑(今陕西洛川)、平阳邑(今陕西宝鸡)、雍(今陕西凤翔)、栎阳县(今陕西临潼)等地。后来,秦穆公横扫十二国,在西戎初步建立起霸业。

但因战国初期经济较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逐渐衰落,被魏国攻取了河西一带(今北洛水和黄河之间)。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逐渐增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秦惠王时击败魏国,再振雄风,最终夺回河西,并一鼓作气,

源流二:

源于姬姓。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秦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周武王时,其弟周公旦被封鲁(今山东曲阜)称鲁公。鲁公后因辅佐周王留在了周都,儿子伯禽接封鲁国,其裔孙中有一支食邑于秦。

后以邑为氏。源于姬姓的秦姓就是由周文王的别子周公旦之非嫡长后裔所开启,其承继并系如下: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在位时,把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赐分给他的弟弟周公旦,封他为鲁公。

后来因周武王逝世时周成王尚年幼,不具独立执政之能力,于是周公旦为了辅佐成王,就让他的儿子伯禽(禽父)前去封地鲁国(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

伯禽出发前,周公曾告诫他说:“我虽然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说起来应该是地位显赫的,但我依然害怕怠慢天下有贤之士,往往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你现在去鲁国,一定要谨慎,不能因为是王室之后而骄躁。”

伯禽到鲁国后,在周公的指点下,尽心治理,且在平叛“三监之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鲁国呈现一派政清居安的景象。伯禽的裔孙以公族为大夫,食采于秦邑,其后人有以邑为姓者,称秦氏,郡望在太原郡。多数的史籍记载认为伯禽的后裔所开启的秦姓为秦姓正宗。

源流三:

外族改姓。源于巴尔虎旗蒙古穆奇德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穆奇德氏祖上穆奇德·罗拔伙世居辽阳,隶属巴尔虎旗蒙古。巴尔虎旗蒙古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张家口一带。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北部),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清乾隆年间至凤凰城葛藤峪定居,后又迁居凤城镇,取汉字“秦”为氏。

金朝抹捻氏以及清朝穆颜氏,后有改为秦氏者。另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繁衍,成为秦姓一支。另外出自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曾并为雷泽之游一”。

又据《大姓源流》等有关资料所载,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这说明上古帝舜时期已有秦姓。但因秦不虚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唐宋时期的谱牒学家对秦姓的起源又有以国为氏和邑为氏之说。

源流四:

源于外夷。出自古代大秦人(即罗马帝国)来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后汉书》中记载:大秦“西海环其国,惟西北通陆道”,且“东西南北名数千里。有城四百余所。土中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火浣布、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珍怪之物”。

另外一些地理类或野史杂记中,也多载大秦产珍奇异物之语。中国史籍所言的大秦其实指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古代与大秦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加强了交流。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奉命以甘英为使者,出使大秦。

甘英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等国,至安息西界的波斯湾后,因海上天气剧变,浊浪滔天,难以行船未能到达大秦。公元166年大秦皇帝曾遣使带着许多礼物来到中国。晋武帝时大秦国再次遣使者来中国通好。

在以后的诸代,中国与大秦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如唐朝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发现,更是名证。大秦人或出使、或经商来到中国后,多因中国物饶民丰、山川秀美、文化高度发达而愿居留,不愿再回去。这些人依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便以“秦”为姓。

从此,子子孙孙一代代繁衍在中国。这些人就成为了秦姓的始祖之一。如三国时的商人秦纶等。古时西域及欧洲多称中国为秦,后来西方国家称中国为“”,即“秦”音的变化。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1、蒙古族乞颜氏,为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名称,世居蒙古高原斡难河流域,史称蒙古部核心,其部族后裔的代表人物即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氏,在元朝时期即冠以汉姓为秦氏、齐氏、祁氏、陈氏等。

2、蒙古族鄂秦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cin Hala,后多冠汉姓为秦氏、鄂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秦姓

蝉是怎么来的..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为什么会叫

含有嘉字的古诗词

李白 感兴其六

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

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

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

鸟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

阮籍 咏怀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白居易 江楼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带嘉字的古诗句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家室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明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子孙。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肴既嘉。

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带“雨”或者“嘉”的词语,成语,诗句等,越多越好,最好两个字都包

你好!

带“嘉”的成语有:

亨嘉之会 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嘉言懿行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谠言嘉论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嘉言善行 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嘉言善状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没缺点、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

带“雨”的成语有很多,寓意较好的有: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楚梦云雨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础润而雨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春风化雨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春风夏雨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雨如油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东风化雨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对床夜雨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风雨如磐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风雨无阻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旱苗得雨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虹销雨霁 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呼风唤雨 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势力猖獗。

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雨过天青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带“雨”的诗句有很多,常见的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 · 杜牧《清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近代 《卜算子·咏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宋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 清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唐 · 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唐 ·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宋 · 翁卷《乡村四月》

更吹落、星如雨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唐 · 王维《山居秋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唐 ·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唐 · ......>>

有没有带谐音字的古诗 30分

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古诗词中含“月”的句子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

求好的古文、古诗词(要长一点的)

洛神赋

曹植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译文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伏妃(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于是就模仿宋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也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我从京城返回东方的封邑(鄄城)。翻过伊厥山,越过缳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车马都很疲乏了。于是在铺满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车,让马儿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里吃草歇息。我在树林中安然悠闲地走着,放眼欣赏洛水美丽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绪飘到了远方。猛一抬头,看到一幅奇异景象:一个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于是忙拉住随从问道:“你看到那个女子了吗?她是谁啊?真是太美了!”随从回答:“臣听说洛水的神灵叫做伏妃,那么,君王见到的莫非是她么?她相貌如何?臣很想听听。”

我说:“她长得…体态轻盈......>>

古诗词欣赏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冬目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珐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关于雨后初晴的诗句 关于雨后天晴的诗句 下一篇:田园风景古诗词 描写田园风景的古诗词

蝉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从卵开始长大。它属于半翅目(曾为同翅目)动物,蝉天热叫的欢,是生命活动旺盛的表现,也是求偶的信号,雌蝉会寻找叫声大的进行交配。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

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

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扩展资料

蝉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除每年仲夏出现的三伏蝉——蛾蝉属等属的种类之外还有周期蝉。最著名的周期蝉有十七年蝉和十三年蝉,又称质数蝉,由于生命周期是质数,所以不会遇到上一世代所遇到的天敌。

周期蝉隔一定时间在一定地区大发生一次,届时数十到数百只黑褐色的蝉幼虫一起从土里钻出羽化,十分壮观。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

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起飞。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百度百科-蝉